从大学精神看高校软环境建设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08-12-29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  【作者简介】   陶东风,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《文化研究》丛刊主编。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。

 ●梅贻琦先生说过一句话:“大学者,有大师之谓也,非有大楼之谓也。”我体会“大师”并非实指,而是隐喻,是指大学特有的精神、生活方式、风骨气韵。

  ●在真正的大学里,你总会看到有很多人躺在树阴下“发呆”,其实他们不是真的在发呆,是在思考一些真正具有永恒价值的问题。

  中国的大学教育在新时期得到了飞速发展,大学的数量、面积,本科生、研究生的入学人数、毕业人数等,都翻了几十倍甚至几百倍,成就是举世公认的。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大学教育就没有问题了。软环境建设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。

  什么是软环境?软环境是不能用量化指标和物质空间来衡量,只能用心去感受、去体会的精神环境和人文环境。它不是大楼,不是器械设备,甚至也不是科研经费,但是却比这些更能体现大学精神。清华原校长梅贻琦先生说过一句话:“大学者,有大师之谓也,非有大楼之谓也。”大学的标志不是有大楼,而是有大师。我体会梅先生说的“大师”并非实指,而是隐喻,是指大学特有的精神、生活方式、风骨气韵。这种精神、生活方式、风骨气韵凝聚成了一种看不见、摸不着,但却分明能够感受得到、呼吸得到的“气场”,它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校园中。它不是那些可见的摆设,不是簇新的大楼,不是宽阔的柏油马路或高级轿车,也不是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,但比这些所谓“硬件”更能体现大学的品位。它像自然表情一样挂在每个教师和学生的脸上,在他们的每个步态、每个笑容中,你都能够体会得到、捕捉得到。这种“气场”就是我理解的软环境。大师就是在这样的大学“气场”中孕育出来的。

  遗憾的是,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粗放型特征相对应,中国大学的环境建设也一味追求看得见的硬件,而不注重看不见的软件,甚至很多大学领导可能根本就没有软环境的概念。这使得当今中国的大学在硬环境飞速改善的同时,软环境却日趋恶化。殊不知人不仅仅生活在物质空间中,也生活在精神空间中。现代化的物质空间不能保证一个充满了人文气息的精神空间,就如一个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大都市的精神空间可能是贫瘠的,而一个由平房、林间小道组成的小镇的精神空间却可能充满了人情味。

  大学的软环境首先体现为独特的大学精神。什么是大学精神?借用陈寅恪先生为王国维先生碑文上写的两句话,大学的精神就是“自由之思想,独立之精神”。“自由之思想”是说大学是自由思想、自由探索的地方。思想无禁区,我们不能在思想的领域画出一个圈子,写上“此地不得思考”。扼杀大学精神,首先是这种思想文化上的专制主义。“独立之精神”是说大学必须具有自己的独立品格,有独立于权力和金钱的自主性。在真正的大学,你能够感受到学术的高贵、学者的尊严,感受到这是一个具有自己的游戏规则,与外面的世界相对孤离的自主世界(虽然它仍以特殊的方式感应着外在世界的风云变幻),权力和金钱在真正的大学里不可能占统治地位。这里的楼也许并不新、并不高,更谈不上富丽堂皇,但却有内涵、有定力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
  大学的软环境还表现为一种生活方式,表现为知识人特有的优雅、从容和镇定自若,而不是像社会上的很多功利之徒,总是心浮气躁、急功近利地追逐眼前的利益。大学是一个让思想自由驰骋的地方,不能过多考虑各种现实的利害得失。在真正的大学里,你总会看到有很多人躺在树阴下“发呆”,其实他们不是真的在发呆,是在思考一些真正具有永恒价值的问题。思考这些问题的前提就是祛除杂念,进入类似参禅的心境。

  毋庸讳言,在当今中国的很多大学里,你很难找到这样的软环境。相反,你会看到教师和学生步履匆匆地赶路,好像在追逐一个近在咫尺的目标;喧嚣的工地上轰鸣的机器声不仅赶跑了鸟儿,也赶跑了真正的思想和学术。教授们没有时间潜心研究,更没有时间“发呆”,他们正在夜以继日地填表、跑点、申请课题、应付考核;学生们正在打工、谈恋爱和玩游戏,议论着毕业以后怎么找工作;领导们在紧急开会布置工作,准备迎接评估组的到来;各种各样的小摊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,却听不见琅琅书声。本应作为公共讨论平台反映学生对时政看法的橱窗和板报上,贴满了色彩斑驳的各色。

  面对这样的大学软环境,我们的确应该好好反省我们的大学理念、办学方针、教学思想是否发生了偏斜。(陶东风)